查看原文
其他

何香凝:没有了气节和风骨,艺术有什么用

钱晓鸣 020艺术观察 2021-06-30

人生不长,需要懂点艺术,关注020,持续接收好文章

何香凝晚年


何香凝(1878-1972),原名瑞谏,又名谏,广东(今广州市芳村区)南海人。著名画家、诗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


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集政治家、美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唯独何香凝一个。她的艺术创作,凸显了艺术与时代、与个人追求的交融。



何香凝一家合影



独向天涯寻画本


1903年,何香凝陪丈夫廖仲恺留学日本。很快,这对夫妇结识了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何香凝成为同盟会第一个女盟员。1906年,何香凝赠诗廖仲恺,后者奉孙中山之命秘密回国:“国仇未复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1909年,她进入东京本乡美术学校学习美术。无疑,何香凝是以一个革命者的身份学习美术的。


2016年,何香凝美术馆重装后策划的首展是“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半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参展作品来自1905—1937年留学日本的中国美术家,集中关注他们对中国画改良的贡献。


据研究,以东京美术学校为核心的日本近20处美术教育机构,当时接纳了约600名中国留学生,其中约72人正式毕业。不少人回国后继续从事美术创作,并对中国美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他们其中就包括何香凝、高剑父、陈树人、关良、丰子恺、张大千、陈之佛、黎雄才、傅抱石等人。



廖仲恺



狮虎精神

在何香凝的美术创作中,她画的狮子、老虎特别受人关注,被评为:气度恢弘、立意深邃、抒情明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被视为沉睡的狮子。长久以来,传言是拿破仑说中国是沉睡的狮子。其实,梁启超在1899年写的《动物谈》中就提出了“睡狮”。梁启超此文发表后,睡狮的说法逐渐流传。当年,知识分子把龙视为腐朽的清政府,而睡狮、醒狮成了对国家民族新的比喻和象征。1904年出版的《教育必用学生歌》就收录了3首以“醒狮”为形象的歌曲。邹容、陈天华的《革命军》和《猛回头》中都有睡狮、醒狮的说法,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作用,乃至有《醒狮》杂志的出现。



何香凝《虎》,设色绢本,26×30cm,1910年



何香凝1914年创作的《狮》,画面上一头威武的雄狮侧卧昂首,双目炯炯,怒视前方,用笔精到简练,结实生动,卓然为大家风范。同样,何香凝创作的老虎也是威风凛凛,充满生气。何香凝的狮虎作品,让人们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和精神,看到了革命的理想。


何香凝曾以自己的艺术绘画,承担起绘制反清起义军的军旗、安民布告告示的花样、军用票的图案、反清起义部队所用的旗帜符号等革命宣传工作。儿子廖承志在参加红军长征途中,也拿起了画笔,成为记录长征的画家。就这样,艺术让革命传统在何香凝家里传承



廖仲恺、何香凝夫妇与子女的合影



寒梅品格


何香凝的《高松立海隅》上,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的题款:“高松立海隅,梅菊为之护。幽兰亦间出,清泉石中漱。绿竹更悠然,岁寒挺如故。画树重高洁,画花喜独步。大师撮其神,一纸皆留住。绘画如其人,方向毫不误。画高寿亦高,但祝两繁富……”陈毅高度颂扬了何香凝的人格画品。这幅典雅大气的作品是何香凝在1960年6月创作的,正值“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即“第三届全国美展”)举办之时。在这年7月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何香凝被推举为中国文联副主席。8月9日,中国美协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推选何香凝为中国美协主席。



何香凝《梅》,设色纸本,40×77cm,1953年



作为一位科班出身、创作成就卓著的艺术家,何香凝的艺术得到普遍认同和赞誉。她和许多20世纪著名中国画家多有合作。例如,与徐悲鸿、叶恭绰合作《倚松读书图》,与胡佩衡、吴镜汀、吴光宇、邵逸轩、惠孝同、周元亮、潘素、张伯驹合作《春山童趣》,与张聿光、李祖韩、钱瘦铁、贺天健合作《青山红树》,与潘天寿合作《江淹浦畔》,与傅抱石合作《松风流水》等。何香凝以花鸟、山水画见长,工笔、意笔兼善。在与风格各异的艺术家同道合作中,她功力精湛、唱和自如、浑然天成。



何香凝与儿时的廖承志



何香凝从事绘画创作并不是文人案头赏玩之物,也并非政务之余的消遣,而是寄托了丰富的革命激情和人格追求。1928年末,何香凝对蒋介石叛变革命表示愤慨,与经亨颐、陈树人以松、竹、梅高洁情操为追求,组成“寒之友社”,和一批国画名家郑曼青、张善子、张大千、李祖韩、李秋君、王一亭等人诗画唱酬。


1951年,何香凝在自己的作品《梅花》上题写:“先开早具冲天志,后放犹存傲雪心。独向天涯寻画本,不知人世几升沉。”借咏梅以明志,是何香凝的艺术宣言;梅,也成为何香凝的人生品格写照。(钱晓鸣,中国画学会理事)



1916年4月9日,孙中山、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等在日本举行“帝制取消一笑会”。前排左四起:宋庆龄、孙中山、何香凝。后排左二起:廖仲恺、胡汉民。其余的为日本友人。



何香凝与宋庆龄



何香凝与儿子廖承志共同作画



但从上世纪30年代后,何香凝的画风开始有了明显转变。在题材上,其已由之前的狮、虎等动物画,转化为历代文人所钟爱的梅兰竹菊。当时国内局势动荡不安,何香凝就把对时局的满腔悲愤发泄在画纸上,“专画寒冬不谢、冷而弥香的梅和百岁长青的松”。



何香凝《松·菊》,设色纸本,173×273cm,1931年


何香凝《菊》,设色绢本,99×31cm,1913年(孙中山、廖仲恺、何香凝在日本期间得到宫崎寅藏等日本友人的帮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幅画是何香凝为宫崎夫人所绘,已成为了中日友好的历史见证。)


何香凝《马》,设色绢本,111×41cm,1914年


何香凝《高松立海隅》,设色纸本,135×140cm,1960年


何香凝《枫》,设色纸本,129×65cm,1929年

 


何香凝 1932年作 墨菊


何香凝 1943年作 喜上眉梢图

 


何香凝 1944年作 红梅



何香凝 1950年作 梅雀图


何香凝 白梅



何香凝 菊花



何香凝 墨梅



何香凝 墨竹图


何香凝 双清图



何香凝 山水



何香凝 虎

 


何香凝 刘海粟 岁寒三友


何香凝 秦仲文 虎谷图



何香凝 王一亭 菊石图


何香凝、廖承志等 1950年代 把酒当歌



《文化参考报•艺术周刊》
主管: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岭南美术出版社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71

常年征稿、征订,索样报后台留言


更多热读(点击直接阅读)

林风眠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石鲁高剑父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黄胄关良赖少其陆俨少叶浅予程十发杨之光宋雨桂吴大羽姜今卢沉崔子范王学仲林丰俗刘济荣李叔同陈卓坤陈望马文西鲁慕迅卢禹舜卢中见潘喜良刘斯奋杨福音孙其峰苏百钧刘文东黎明郭全忠莫肇生黎柱成许固令陈炳佳贾又福王子武郝鹤君李玉田罗渊李孝萱杜滋龄何家英林墉陈新华史国良董希源陈金章袁武梁江梁如洁范治斌朱涛何加林周午生马国强赵跃鹏韩天衡马顺先梁君度周京新蒋兆和张蓉叶其嘉陈骏张立辰陈子奋陈大羽李宝林吕云所罗兵纪光明林散之张旭光徐章曹宝麟孙晓云陈永正许鸿基于右任麦华三林蓝戴士和俞晓夫周刚贾科梅蒂潘行健袁炽彬张志祥罗寒蕾刘三齐范迪安郑鹤芝邹传安张铁威李苦禅林容生陈映欣金城江汉城塞尚李家馨任伯年苗再新萧朗吴长江潘天寿潘行健

020艺术观察2018年200篇精华推送汇总

中国美术家协会2019年8项大展征稿通知

林墉:人的生活比较复杂,但你自己的心窝里要一直有一块干净的地方

重磅!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在广州成立,朱小丹徐里到会祝贺并讲话

杨晓阳:很多没看懂我的作品,都是在乱说,伤害不了我,没必要在意

国际青年美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启动仪式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隆重举行

张桂铭:如果不是在上海,我可能出不了这样的画风

徐匡:人们说我艺术常青,其实没有什么奥秘,就是关注生活

蒋勋:过得像个人,才能看到美

安格尔:直接抄袭对象的画家终将成为奴隶

赵之谦:我的人生不如意,但也不乏小情趣

列维坦,百看不厌就是帅,风景油画高清200幅

速写强调“写”,而不是描!

“我不要你的马,我要你的女人”徐悲鸿听了摇头说“那些画,是不能送的”

廖继春:东方的马蒂斯,台湾的野兽派,颜色的魔术师

重磅!90岁著名画家陈金章捐赠100件写生作品给广州美术学院,向他致敬!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

商务合作、转载事宜请在后台留言

广州541794294@qq.com(微信)

深圳517172580@qq.com(微信)

如果您有意收藏平台推介的艺术家作品

请在页面右下角留言,我们将及时联系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